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:烏克蘭政治危局如何破解?
  作者文龍傑田冰
  當地時間12月10日,烏克蘭首都基輔,防暴警察開始對反對派抗議者強制清場,拆除抗議者搭建的帳篷和設置在總統府行政大樓附近的路障,並逮捕多名抗議者。
  11月21日,烏克蘭政府作出決定,暫停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。此舉引發烏反對派的強烈不滿以及大規模持續抗議示威活動,使該國陷入政治危機。12月8日晚,基輔最後一座列寧塑像也被示威者拆毀,雖然所有的反對派都聲稱與此無關,表示“反對派的主要訴求是政權更迭,而不是跟列寧雕像過不去”,但烏執政黨議員則指責某些西方國家在為反對派“出謀劃策”。
  事實上,這場抗議示威既牽涉到烏克蘭的外交走向,又有反對派“街頭革命”色彩。外交政策一旦與內政錯綜糾纏,事情便不再那麼簡單。
  文化上,烏克蘭與俄羅斯同氣連枝,同屬東斯拉夫人,語言文字相近,都主要信奉東正教。歷史上,烏克蘭曾是基輔羅斯的核心地域,首都基輔被稱為“俄國城市之母”。烏克蘭也是近代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,晚近時候,烏克蘭是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。概而言之,烏克蘭與俄羅斯是隸屬於同一類文明的兄弟國家。
  經濟上,烏俄經貿往來密切,俄占烏出口比重高達90%。尤其在航空航天、核能、造船業等領域,兩國聯繫更為緊密。以俄航空和飛機發動機製造為例,其中許多重要部件均在烏克蘭生產;反之,烏克蘭的這些產品則須在俄羅斯組裝方能成品。據悉,烏克蘭在該領域的產品,幾乎100%出口俄羅斯。此外,烏克蘭本身資源匱乏,其主要油氣資源均由俄羅斯供給。而且對於烏克蘭來說,俄羅斯因輸歐油氣管道過境其地所繳納的費用也是一筆不菲收入。
  但蘇聯解體後,俄烏這對斯拉夫兄弟之間的關係發展得並不順暢。烏克蘭甚至一度成為後蘇聯空間內反俄積極分子的代表。緣何如此?
  一方面,冷戰結束之後,一些國家興起了一股“歷史終結”的思潮。在這一背景下,包括俄羅斯在內的“轉軌國家”紛紛乞靈西方,以為彼等民主和自由市場是擺脫沒落的靈丹妙藥。烏克蘭亦未能免俗。實際上,此舉不過是為了向西方——對於烏克蘭來說則是向歐盟證明,自己是虔誠地皈依,以期能獲得那個念茲在茲的歐盟成員國身份。
  另一方面,對於類似烏克蘭這類甫獲獨立的國家,蓬勃的民族主義成為一種可能左右國家發展的“借用”力量或思潮。在這些國家中,民族主義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,將曾對本國造成傷害的蘇俄設為靶點,“割袍斷義”。
  但是,脫俄入歐真的符合烏克蘭的利益嗎?或許應該先回答這樣幾個問題:游走在歐洲邊緣、屬於斯拉夫文明的烏克蘭,是否真的可以被歐盟接受?自身深陷內部問題的歐盟對烏克蘭提供的援助,是否可以替代烏俄的經濟合作以及俄羅斯的能源支持?烏克蘭的去俄立場是否在被西方利用?
  烏克蘭已經獨立20餘年,其當今的執政者已經可以用老練的眼光審視這些問題。不過,反對派與執政者的思維方式絕然不同。反對派囿於以推翻現當政者為標的,往往不能或不願對國家的客觀局勢做通盤考慮。更有甚者,為達目的不擇手段,一邊喊著冠冕堂皇的口號,另一邊卻乾著損害國家利益的勾當。
  烏克蘭何去何從,能否走上平穩健康的發展道路?這既需要烏執政者對本國國際角色的準確定位——符合本國最大利益;又需要以高超的政治藝術來調和引導國內各種力量思潮——確保執政地位穩固。這一切,都將考驗烏克蘭當政者的政治智慧。(完)  (原標題:國際觀察:烏克蘭政治危局如何破解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u07buna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